[ 憂鬱症週記 ] 從重鬱逐漸康復的心得 | 一位憂鬱症患者

[ 週記前言 ] 本系列完結篇 ^_^

筆者在去年五月因故(詳請見先前的週記們)陷入了重度憂鬱的深淵,而在痛苦掙扎半年後決定就醫,並在醫生的專業及藥物的協助治療下,順利於另一個半年的時間後,從泥沼中給爬了出來!這段期間,我透過每幾週撰寫週記的方式來記錄自己所經歷與體悟的一切,並希望能藉此讓同樣患有憂鬱症(不論輕重程度)或是短暫體驗憂鬱情緒的人知道:你不孤單!而我上週四(五月十六日)終於從精神科無限回診看病領藥輪迴中畢業,故想在沉澱了一週後的現在來撰寫本系列完結篇:從重鬱逐漸康復的心得。

 

此文屬於經歷分享性質,不具任何醫療參考價值!若真的患有憂鬱症,請務必尋求專業協助,並預祝你早日抗鬱成功!

 

[ 週記內文 ]

我稍微思考了下,覺得這篇週記用自問自答的Q&A方式來撰寫為佳,而若讀者們(不曉得會不會有人來閱讀,哈哈)有疑問的話,可在此篇文章留言處寫訊息給我,我定期會查看並將以自身經驗來回答…

 

01. 當時是如何發現自己得了憂鬱症

本人在去年五月因為家裡發生一連串的不幸事故,迫使我倉促離開原本在國外的工作崗位趕回台灣,而在那之後我因為無法調適瞬間的身理與心理及財務壓力而陷入重鬱!

 

第一個徵兆-嚴重失眠:去年剛回台灣的前兩個月,我每晚失眠,而且情況越來越誇張(一開始是半夜兩點多才有辦法入眠,到後來變成徹夜難眠),導致我一整天精神狀態都很差,而這也逐漸影響到我的身理健康(全身痠痛外加頭暈腦脹)。

 

第二個徵兆-難過沮喪:多數人都有體驗過心情不好甚至憂鬱情緒維持數天的時候,但我去年所體驗的難過沮喪像連日不停歇的大雨那般,讓我完全忘了快樂是什麼感覺!不幸事故發生前的我,算是個還蠻樂觀開朗積極的人,但我去年下半年躲在房裡大哭的次數,大概超過了我這輩子截自那一刻所大哭過的所有次數加總,而且每天都非常鬱悶。

 

第三個徵兆-喪失熱情:以前的我,每天會固定運動至少一小時,下班之後亦持續投入線上課程進修,並在睡覺前進行書籍的閱讀,且這習慣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從未間斷!但去年倉促回台後,我每天像行屍走肉般,只想躺床上啥都不做,對任何人事物也完全不感興趣,甚至連年輕男子肯定會做的「打手槍」都性趣缺缺,你就知道有多嚴重了吧。

 

第四個徵兆-害怕人群:這說來有趣,因為我畢業退伍後,一直都是從事人資相關領域的工作,而不論是培訓或是面試,我每天都要面對不同的人,也算是還滿樂在其中的!不過,去年直至我鼓起勇氣強拉自己去看精神科醫生之前,我完全不想出門只想整天待在家,因為我很害怕跟其他人互動,不論是親友或陌生人,我都會倍感壓力想要迴避。

 

第五個徵兆-情緒波動:我本來是一個偏「常溫」的人,基本上情緒穩定且也很少會發脾氣或大爆哭!但是,我在過去這一年的期間(不論就醫前或治療中),很常在短時間內切換多種不同的情緒,有可能前一秒還在笑,但下一秒因為腦中突然想起不好的回憶就哭了出來!而且很多時候,理性的我真的完全拉不住感性的我,辛苦了我身旁的人。

 

簡單來說,當我發現自己變得跟「以往的我」很不一樣時,我就知道自己生病了,而且因為上述徵兆都偏屬心靈層面所延伸的問題,所以我知道自己這次是得心理的疾病…

 

02. 是什麼讓你決定去看精神科治療

直接破題:就是我想自殺,而且也差點就自殺了(好險沒成功)…

( 提醒: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從去年五月自知罹患憂鬱症到去年十一月鼓起勇氣看醫生的這段期間,我因嚴重失眠(每天都快天亮才有辦法睡著)使得病情快速惡化,到後期我不論是看著所住公寓大廈的窗戶或站在路口等紅綠燈甚至是於輕軌站待列車進站時,我腦中都有個聲音跟我說:你只要往前踏一步,就可以解脫了!在現在看來,覺得荒謬,但當時我真的很想死。

 

03. 去掛號看精神科醫生是什麼感覺

首先,你需要鼓起很大的勇氣,至少我自己是這樣的情況,畢竟社會中多數人都會對「精神病患」投以異樣眼光,連生病前的我也是如此!我首次就診的過程其實並不順利,因為我是在經歷好幾次「終於鼓起勇氣掛號→就診前一天又取消」的輪迴後才真的強拉自己去看診,且當天我花了整整一小時才從我目前位於淡水紅樹林的住處通勤到淡水竹圍的馬偕醫院(理應只需十五分鐘),緣由是我每向前走兩步大概就得倒退一步,連進醫院前都先跑去一旁的肯德基吃份早餐讓自己放輕鬆才有辦法去面對後續看診。

 

不過,走到淡水馬偕醫院三樓的精神科候診區後,我其實嚇了一跳,因為沒想到平日上午候診區就人山人海幾乎快客滿,且當天三位看診醫生的掛號名單都好幾十號,診間的進進出出完全沒有停過!輪到我的時候,內心難免相當緊張,但好在進到診間後看到醫生的那瞬間,我就放鬆許多,因為醫生除看起來很友善之外,還是位跟我年齡相仿的大帥哥,心情瞬間變好!

 

04. 該如何找到合適你的精神科醫生

個人認為憂鬱症是個需要長期抗戰治療的疾病,所以一切應以醫院離你住處的「距離」作為優先考量,畢竟療程需要常常回診,通勤的方便性很重要!再來,與其找名醫不如找一個跟你合得來的醫生(就是你當下對醫生的「感覺」OK不OK),畢竟你會需要跟醫生分享私密的心事,彼此能夠互信是重要的基石,否則後續的治療也是白談!

 

我自己當初會找到治療我的這位醫生其實完全就是命運的安排,因為我首次看醫的門診是在前一晚才掛號的(前一天的我整個人精神大崩潰,所以強迫自己一定要就醫),而那時淡水馬偕精神科所有網路上能找到照片與簡介的醫生都掛滿了,只剩下我這位醫生的門診還有名額,因此便趕緊掛號進去!後來才知道,原來當時的醫生算是新進的人員(感覺很像是才畢業實習完成),所以網路上找不到其資訊,而這可能也是為何大家不太敢預約他的原因吧?!不過,我覺得這位醫生的專業非常夠,且很願意聽取我的分享並給予我適洽的醫療建議與開立藥物,故後來就找他來固定回診,也在半年後順利藉由醫生協助從憂鬱泥沼中爬出。

 

05. 為什麼你沒有考慮去做心理諮商

簡單來說:我是一個防備心很重的人,因此很難對陌生人敞開心胸,更別說是對心理諮商師講出內心最深處的傷痛那類,所以心理諮商對我來說效益不大,畢竟若沒有說出真心話,諮商師也沒辦法給予對的答應!另外,去年的我正好面臨此生中家庭財富及個人經濟最困頓之際,故昂貴的心理諮商費用(外加後續的定期回訪)對我來說負擔太大。

 

06. 服用抗憂藥跟安眠藥有何副作用

由於我沒有去做心理諮商而是直接去醫院看精神科,因此醫生也就以開立藥物的方式來給予我治療,而服用任何藥物都會產生副作用(之前的週記裡面已經有寫過),在此僅簡單總結幾個比較嚴重的!

 

首先,就是「人變笨」,不要笑,我是講認真的!在治療憂鬱症的這半年,我覺得整個人頭腦的轉速只剩下原先的一半不到,很常會忘東忘西,且偶而還會走路撞到玻璃或跌倒,甚至是直接當著自己面前把手機丟進洗衣機內按下開始清洗的按鈕。再來,我的身體變得比較容易生病,且時常感到頭痛跟頭暈,所以請務必透過每次的回診跟醫生回報,並討論是否需要調整劑量或更換藥品!最後,這一項則是個人覺得因藥物所導致的不可逆副作用(雖然醫生說文獻無法驗證):皮膚變非常敏感,特別是溫度方面的變化或是任何一點的摩擦,我會馬上全身通紅,且這現象一直到我已停藥一個多月的現在還是沒改善…

 

07. 非藥物改善憂鬱症的方法有哪些

運動,大量運動!我自己在過去這半年的期間,因為希望能夠盡快從精神科「畢業」,所以強迫自己一週要運動至少五次(畢竟現在沒有在工作上班),且每次都要進行至少半個鐘頭到一個小時(游泳)!另外,我也藉冬天跟春天這兩個涼爽的季節很認真地每週至少泡一次溫泉,因為那可讓我的全身痠痛症狀有所緩解,進而使心情變好!最後,我會建議你進行些搭乘大眾運輸跟入住青旅那種低成本的小旅行(當然,若你經濟許可出國爽玩是更好的選擇),因為換個地方轉變心境真的有差,特別是去一些能夠帶給你快樂並讓你遠離傷心地的所在。

 

08. 憂鬱症康復過程中最大關鍵是啥

就是你!如同我一位很要好且也曾罹患憂鬱症的好友所說:能將自己真正從憂鬱症的泥沼中拉出來的人只有你自己,沒有別人!不論是心理諮商或抗憂藥物,這些都只能給你輔助,而你自身想要康復的「意念」才是最重要的關鍵!像我自己當初看診時就有問醫生說:通常憂鬱症藥物最少要吃滿幾個月才能發揮效益且不會於停藥後發生又掉入憂鬱症泥沼中的情況?醫生跟我說是「半年(六個月)」,因此我便告訴自己:一定要盡我所能讓自己於這六個月的期間越來越好順利擺脫憂鬱症,而很幸運地我成功了!

 

09. 憂鬱症所帶給你最大的啟發是啥

記得多愛自己一點!以前很常為了維繫所謂的「友誼」而讓自己投入了不對等的過多心力在擔任聚會主揪、年節賀禮賀卡、參與團體出遊上面,但過去這一年罹患重鬱症的期間讓我發現,其實我的朋友沒有我想像的那麼多!有些我把他們當朋友的人並沒有把我當朋友,而有些我本來沒有很常聯絡的人,反而在我最需要關懷的時刻主動來關心我,使我終於明白:要先愛自己,才能愛別人,而你不需要對每個人都投遞出你的愛,只需要給對的人滿滿的愛就行,其他人的話就免了,不對等的友情也無須再去聯繫…

 

在工作上我們仍難免必須要違背自己的心願去順應他人,畢竟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因此很多時候真得為了確保飯碗及獲得薪水而去委屈自己!但是,現在的我已經知道說:個人生活當中,只要以不妨礙他人為前提,多愛自己一點才是最重要的,特別是要好好照顧自己的身理還有心理的健康,因為沒有人會比你更了解且更懂得你自己呀!

 

10. 你覺得自己真的有完全康復了嗎

不,我並不覺得自己有完全100%康復,但我很肯定我已經從憂鬱症的泥沼中爬出,只是最近個人的天氣仍時晴時陰有些不穩定!

 

我現在一週七天的時間還是有一半在失眠當中度過,而且也還是沒有鼓起足夠的勇氣重回職場面對完全陌生的環境跟人事物,但我知道自己心神還有身理狀態有一天比一天來得好,並且逐漸朝「全盛時期」(生病之前年薪百萬意氣風發)的我靠近,所以我跟醫生才會共同討論出「不須吃藥」及「不須回診」的這個結論!

 

現在的我應該算是仍處於個憂鬱情緒的狀態,但至少想「自殺」的這種念頭已經完全不會在我的腦海中出現,外加我最近也願意跟好久不見的真朋友們相約聚餐,所以真的比一年前好多了!

( 提醒: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 週記總結 ]

筆者真心覺得「憂鬱症週記」這系列的文章都寫得好亂且內容跳來跳去的,哈哈哈!但我只是想讓因為本身也患有憂鬱症而來此閱讀文章的你知道:你不孤單!

 

網路上有很多憂鬱症相關的資源,你去PTT跟DCARD上面隨便一搜也能找到很多人的心情文章,可是卻難以找到一個完整以「週記」形式來呈現的內容,而這也是為何去年十一月剛開始就診的我決定開啟這段撰寫之旅,並與各位讀者們分享些私密內心事!

 

最後,在語畢前就再次感謝大家!「憂鬱症週記」正式在此畫下句點,希望我的憂鬱症也真能跟這系列文章一樣於此完整痊癒且不再復發!再次謝謝,掰掰嘍。

 

文末,謝謝有緣來此閱讀這篇文章的你,感謝你花時間讀完兔子的一派胡言,哈!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徐小兔
    全站熱搜

    徐小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